![]() |
2019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一路随丝”团队申报了2019年“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分为三个分队,分别前往泉州、广州、宁波三个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其中泉州分队于7月29日正式开展了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文化遗址保护”为主题的泉州海丝相关遗址保护情况调查活动。地理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张一帆、詹珊珊,地理科学学院2017级研究生杨成邦,经济学院2017级朱晟锴参与了本次实践。
图 1实践团实地调研泉州文庙
本次活动中,实践队实地考察了清净寺、开元寺、天后宫、真武庙等海丝相关文化遗址,同时在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进行了专项访谈。实践队在各个文化遗址中进行实地考察,访谈了各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问卷采访了游客和本地居民,对于当地居民以及游客泉州文化遗址保护情况的看法与改进建议有了一定程度了解,收集建立遗产评价体系所需要的相关数据。
图 2实践团进行问卷调研
为期四天的实践中,实践队穿梭于泉州的大街小巷,探寻着“海丝文化”的踪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文化遗址向实践队展现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历史名城,揭开了“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篇章。
图 3泉州洛阳桥
本次实践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泉州各个文化遗址保护情况与泉州海丝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建立文化遗产评估体系,以此寻泉州文化遗产的整合发展方案,为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
当下,中国正在启动与东盟及世界各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泉州历史上曾创下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将为国家发展战略再次提供丰厚的历史基础,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互动,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极其重要的当代意义。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自觉承担起传承弘扬“海丝文化”的重任,努力发掘潜藏于其精髓所在。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